幾種常見的加工方式,其中鏜孔最令人著迷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8-21 瀏覽次數(shù):1251 來自: 南通海迪機械工程有限公司
常見的機械加工方式有:車削、銑削、磨削、鏜、鉆、線切割、電火花等。
鏜孔,指的是對鍛出,鑄出或鉆出孔的進一步加工。鏜孔可擴大孔徑,提高精度,減小表面粗糙度,還可以較好地糾正原來孔軸線的偏斜。
鏜孔可以分為粗鏜、半精鏜和精鏜。精鏜孔的尺寸精度可達IT8~IT7,表面粗糙度Ra值1.6~0.8μm。
鏜孔分為一般鏜孔和深孔鏜孔,一般鏜孔在普通車床就可以,把鏜刀固定在車床尾座或者固定在小刀架上都可以。深孔鏜孔需要專用的深孔鉆鏜床,鏜刀要加上鏜稈,還要加上液壓泵站利用冷卻液把鐵屑排除。
刨削加工是用刨刀對工件作水平相對直線往復運動的切削加工方法,主要用于零件的外形加工。刨削加工的精度可以達到IT10~IT8,表面粗糙度Ra為6.3~1.6μm。
刨削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。常見的刨床類機床有牛頭刨床、龍門刨床和插床等。
刨削是單件小批量生產(chǎn)的平面加工最常用的加工方法,加工精度一般可達IT9~IT7級,表面粗糙值為Ra12.5~1.6μm。
刨削可以在牛頭刨床或龍門刨床上進行,刨削的主運動是變速往復直線運動。因為在變速時有慣性,限制了切削速度的提高,并且在回程時不切削,所以刨削加工生產(chǎn)效率低。但刨削所需的機床、刀具結(jié)構(gòu)簡單,制造安裝方便,調(diào)整容易,通用性強。
因此在單件、小批生產(chǎn)中特別是加工狹長平面時被廣泛應用。如刨平面、刨垂直面、刨臺階、刨直角溝槽、刨斜面、刨燕尾形工件、刨T形槽、刨V形槽、刨曲面、孔內(nèi)加工、刨齒條等。
刨削加工的生產(chǎn)效率很低,其主要原因是它的切削是斷斷續(xù)續(xù)式的,刀具在切割的過程中容易發(fā)生較大的不穩(wěn)定性導致加工過程出現(xiàn)振動和沖擊,容易導致零件的損壞。在大量的生產(chǎn)過程中應用相對比較少,常常使用其他的加工模式代替這種加工方式。
鉆孔就是在工件上打孔,有時因為鉆孔不可以一步到位,所以需要擴孔,為了增加精度就需要采用鉸孔,增加更大的精度就需要鏜孔,鉆,擴,鉸在一般機床就可以,如果是深孔需要鏜孔,就必須在深孔鉆鏜床上鏜孔。
車削車削即車床加工,車床加工是機械加工的一部分。車床加工主要用車刀對旋轉(zhuǎn)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。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、擴孔鉆、鉸刀、絲錐、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。車床主要用于加工軸、盤、套和其他具有回轉(zhuǎn)表面的工件,是機械制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加工。
車削一般分粗車和精車(包括半精車)兩類。粗車力求在不降低切速的條件下,采用大的切削深度和大進給量以提高車削效率,但加工精度只能達IT11,表面粗糙度為Rα20~10微米;半精車和精車盡量采用高速而較小的進給量和切削深度,加工精度可達IT10~7,表面粗糙度為Rα10~0.16微米。
在高精度車床上用精細修研的金剛石車刀高速精車有色金屬件,可使加工精度達到IT7~5,表面粗糙度為Rα0.04~0.01微米,這種車削稱為"鏡面車削"。
如果在金剛石車刀的切削刃上修研出 0.1~0.2微米的凹、凸形,則車削的表面會產(chǎn)生凹凸極微而排列整齊的條紋,在光的衍射作用下呈現(xiàn)錦緞般的光澤,可作為裝飾性表面,這種車削稱為"虹面車削"。
車削加工時,如果在工件旋轉(zhuǎn)的同時,車刀也以相應的轉(zhuǎn)速比(刀具轉(zhuǎn)速一般為工件轉(zhuǎn)速的幾倍)與工件同向旋轉(zhuǎn),就可以改變車刀和工件的相對運動軌跡,加工出截面為多邊形(三角形、方形、棱形和六邊形等)的工件。
如果在車刀縱向進給的同時,相對于工件每一轉(zhuǎn),給刀架附加一個周期性的徑向往復運動,就可以加工凸輪或其他非圓形斷面的表面。在鏟齒車床上,按類似的工作原理可加工某些多齒刀具(如成形銑刀、齒輪滾刀)刀齒的后刀面,稱為"鏟背"